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光学学会承办,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老员工光电设计竞赛西北区赛决赛胜利闭幕。公司员工积极参加比赛,共有35支队伍参赛,位列参赛数第二,公司获得优秀组织奖。经过网评初赛,16支队伍进入西北区决赛,其中获西北区赛一等奖的6支队伍直接晋级国赛,4支队伍获得2等奖,6支队伍获3等奖。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李豫琦,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长马彩文,西安理工大学董事长刘云贺、副董事长华灯鑫,西北赛区竞委会主任、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教授刘缠牢,陕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淳民等主办承办单位和支持单位领导出席闭幕式。评审专家、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闭幕式。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追光逐电,创梦未来”,通过此次比赛加强老员工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锻炼与培养,拓宽广大青年学子科学视野,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展示西北地区高校光电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公司在第十届全国老员工光电设计大赛西北赛区获奖列表
 
  
   
    序号  | 
    参赛题目  | 
    奖项  | 
    指导教师  | 
    参赛队员  | 
   
   
    1  | 
    洞察秋毫-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系统  | 
    一等奖  | 
    葛少博、陈瑞  | 
    孙泽华,侯劲尧,高阔源,郭容杭,姜智轩,虞凯,高倩玉  | 
   
   
    2  | 
    析微察明-MEMS高速扫描成像系统  | 
    一等奖  | 
    周顺  | 
    李庞跃,郑欣妍,王书怡,王雪琪,李梦聪,刘延超  | 
   
   
    3  | 
    基于3D动态点阵的可穿戴式智能盲文摸读设备  | 
    一等奖  | 
    陈瑞、蔡荣立  | 
    刘斌,李翰宗,肖楠,李梦娜,祝婉婷,董新  | 
   
   
    4  | 
    自动导航无人靶车  | 
    一等奖  | 
    蔡荣立、田会  | 
    侯丹妮,史发,许健男,王珊,张展鹏,吴晨兴  | 
   
   
    5  | 
    精准示踪—术中近红外甲状旁腺识别系统  | 
    一等奖  | 
    国蓉  | 
    崔晨琛,王森,胡焱钊,何雨楠,詹文菊,昌昱言  | 
   
   
    6  | 
    火眼金睛--拼接式监控识别系统的勇攀者  | 
    一等奖  | 
    杨陈、李世杰  | 
    鲁瑞东,黄王毅,任海洋,郭 伟,闫浩,刘瑞,刘亦欣  | 
   
   
    7  | 
    基于WSN的气体泄露定位系统  | 
    二等奖  | 
    吴玲玲、陈靖  | 
    汪美琪,张欢,岳灵芝,武文斌,郭祎辰  | 
   
   
    8  | 
    “追光逐电”新型透明脉冲陶瓷电容器  | 
    二等奖  | 
    戴中华  | 
    刘瑞琪,潘宇,侯杰,董乐晨,陈郭帅,王一鸣,刘永航  | 
   
   
    9  | 
    应用于宽光谱的高速低耗电光晶体可调波片  | 
    二等奖  | 
    孙国斌 蒋世磊  | 
    王一淳,范亚婷,陈乐,祝  丹,吴智霖,杨婷婷  | 
   
   
    10  |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便携式骨质检测系统  | 
    二等奖  | 
    林大斌  | 
    牛麒铭,王博智,王少宇,王嘉豪,田霁君  | 
   
   
    11  | 
    “大圣之眸” 量子点宽光谱图像传感器  | 
    三等奖  | 
    刘欢,解飞  | 
    陈鹏,高飞,张建卓,王黎,王文涛,张凯旋,杨洋  | 
   
   
    12  | 
    管道内壁瑕疵检测系统  | 
    三等奖  | 
    陈靖,吴玲玲  | 
    王晨捷,王晨庄,王毅,袁  翔,周云枫  | 
   
   
    13  | 
    基于复合相息图的携带 OAM 矢量涡旋光场调控系统  | 
    三等奖  | 
    吕宏  | 
    庞令阳,闫丽凝,张艺榃,黄郭淇,何加锐  | 
   
   
    14  | 
    “核酸检测,智能采集”疫情常态化下核酸信息采集辅助小车系统  | 
    三等奖  | 
    褚渊博  | 
    叶俊英,刘孟,康力  | 
   
   
    15  | 
    “新视界”的引路者 光电智能导盲眼镜  | 
    三等奖  | 
    陈智利,杨利红  | 
    康董董,党亮飞,李一宁,杨晨璐,屈昱岑,牛 恒,王少强  | 
   
   
    16  | 
    洞若观火——基于深度学习的口罩识别及消杀机器人  | 
    三等奖  | 
    国蓉,刘王云  | 
    段辰昊,周寒琪,杨志新,刘东民,钟科,沈琦,秦嘉宝  | 
   
  
 
  
   入围第十届全国老员工光电设计大赛国家级比赛的优秀作品展示如下:
 1、洞察秋毫——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系统
 团队成员:侯劲尧 孙泽华 高倩玉 高阔源 郭容杭 姜智轩 虞凯
 指导教师:葛少博 陈瑞
 项目简介:
 为响应国家政策,本团队针对市场上现有电子显微镜在使用时需要对样品染色、导电处理和传统显微镜无法实现超分辨等技术缺陷,设计出这套显微光学成像系统。本系统基于纳米元件,与扩束准直镜组、图像采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合理搭配,最终实现超分辨。该系统具有无需对样品进行特殊处理、动态实时监测、低成本等优势。本项目的产品主要适用于医学领域,可以检查患者的体液变化、入侵人体的病菌、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以运用在基因工程、显微外科手术中。弥补了传统显微镜的缺点,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析微察明—MEMS高速扫描成像系统
 团队成员:李庞跃 郑欣妍 刘延超 李梦聪 王雪琪 王书怡
 指导老师:周顺
 项目简介 :
 本团队所研发的MEMS高速扫描成像系统由系统控制单元、结构光投影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三部分组成。解决了目前行业中所存在的2D采集系统精度低、采集速度慢、容易缺失关键信息等问题,为数据采集及工业机器人视觉引导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可实现光束精确扫描的MEMS微镜芯片研发与制造技术;结构光模块一体化光路设计技术;高速度、高精度MEMS微镜控制技术;高精度三维点云获取技术。本项目已进行5年以上的研究,目前,在MEMS微镜方面,本团队已经授权、受理10余项专利,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从芯片的研制,到一体化光路设计、后端编码结构光算法与软件系统的设计,均由本团队自主研发。本项目依托于薄膜与光学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MEMS微镜芯片与系统光学模块自主研发的全套产业链。
 
  
  
  
  
 3、基于3D动态点阵的可穿戴式智能盲文摸读设备
 团队成员:刘斌 李翰宗 肖楠 李梦娜 祝婉婷 董新
 指导教师:蔡荣立 陈瑞
 项目简介:
 2022年我国盲人高达2000万,盲人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阅读盲文书籍,传统盲文印刷读物制作工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印量少且造价昂贵、品种单一,很难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
 本团队依托于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围绕盲人日常读书看报的生活需求,对3D动态式盲文摸读设备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可穿戴式智能盲人摸读设备。该设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光学字符识别,通过FPGA字符处理算法生成3D盲文点阵,为盲人读书看报、盲文教学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4、自动导航无人靶车
 团队成员:侯丹妮 史发 徐健男 王珊 张展鹏 吴晨兴
 指导教师:蔡荣立 田会
 项目简介:
 本团队设计的自动导航无人靶车是一款应用于轻武器实弹射击训练的新型无人靶车。这种靶车可以在上位机软件上设置起点终点,自主规划行驶路线,根据自身传感器实现自动导航功能。采用RTK动态差分定位技术结合北斗定位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导航,利用面阵固态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使用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动态感知靶车周围的环境,实现避障及导航功能。其次,通过上位机软件设置,还具有与其他靶车协同配合的能力。既能够编队协同运动,也可在协同的过程中作为独立的个体分别执行任务、模拟敌人协同作战、还原真实作战场景。
 
   
 
    
 5、精准示踪—术中近红外甲状旁腺识别系统
 团队成员:侯丹妮 史发 徐健男 王珊 张展鹏 吴晨兴
 指导教师:蔡荣立 田会
 项目简介:
 甲状旁腺的定位识别是甲状腺手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损伤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即使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肉眼识别的准确率也只有近70%,甲状腺术中存在高达9~19%的甲状旁腺意外切除率。因此识别保护甲状旁腺是甲状腺外科的难点和热点。本项目系统设计依据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原理,采用活体荧光激发技术以及多通道摄像技术、图像融合软件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和激光投影技术,提出研制一种基于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术中甲状旁腺实时识别系统,在开放手术过程中无创、实时定位甲状旁腺,有效引导外科医生防止切除甲状旁腺组织,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自体荧光的术中实时甲状旁腺识别方法,基于近红外荧光成像以及图像处理手段实现实时在显示器上突出甲状旁腺在图像背景中的位置,并通过增强图像背景,提供甲状旁腺位置参照,实现甲状旁腺的快速识别与创口组织上的快速寻找。
 
   
  
  
 6、火眼金睛——拼接式监控识别系统的勇攀者
 团队成员:鲁瑞东 任海洋 黄王毅 郭伟 闫浩 刘瑞 刘亦欣
 指导教师:杨  陈 李世杰
 项目简介:
 本团队研发的“监控识别系统”是一款复眼拼接式系统。它主要从仿生学原理和机器视觉识别算法出发,改变传统普通的监控模式,利用多相机多角度同时成像开发出蜻蜓眼光学系统,并在输出端增加智能视觉分析模块,凭借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处理技术,开发出集大视场高分辨监控与目标自动探测识别于一体的蜻蜓眼监控识别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相应的光学监控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同时使用后端控制处理软件以完成多幅图像的拼接和输出,极大地提高了视场和分辨率且改善了畸变效果,以至于可以在广域识别动态、捕获更加清晰的目标物体。根据不同的画面输出质量,拼接时采用三种不同的图像算法:SURF算法、像素移动直接拼接算法、特征匹配拼接算法;而在目标识别检测时,我们采用粗定位和细分类的思想,根据所识别的不同场景和种类,运用不同的目标识别算法。 
 使用时只需要在移动设备上打开相应的控制软件,连接上系统IP地址即可,用于实时监控追踪并反馈到移动终端设备。本产品运用前景良好,性价比高,具有多功能化等特点,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跟踪系统、安防监控、运动机器人等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领域。
  
 
 
